财政部称,2023年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投资;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防范财政风险,要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
财政部称,2023年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投资;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防范财政风险,要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
扣除缓税收入入库带来的高基数因素后,1—2月财政收入增长2%左右,财政部称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在2022年同期大幅下滑的基础上,1—2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跌29%
升级类消费和出行相关消费明显回暖;房地产销售好转带动相关消费边际改善;车购税优惠政策结束,汽车消费同比由正转负,拖累总体消费
受销售走弱影响,汽车行业增加值和产量虽有改善,但同比仍然下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两个毫不动摇”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稳,重点是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进,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要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
李强称,现在中国的发展更多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等9人任副主任委员;新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对2023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已通过
在节后消费需求回落、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月CPI同比增速降至2022年3月来最低,核心CPI同比仅增长0.6%;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市场需求改善的带动PPI环比由降转平,受基数影响,同比降幅扩大
食品价格回落与春节错位带来的基数因素是CPI的主要拖累因素;PPI降幅扩大则受煤价下跌与高基数影响
由于消费修复和房地产企稳快于预期、欧美经济韧性较强带动出口需求好于预期,瑞银近期将2023年、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从4.9%、4.8%调升至5.4%、5.2%
2023年财政赤字增加主要源自中央加杠杆,地方赤字规模与上年持平;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仅较2022年微增0.4%,社保基金预算中,财政补贴规模继续扩大
疫情影响基本消退是推动经济修复的主要动能;工业生产、消费增速有望转正,投资增速略有放缓,出口降幅小幅收窄,未见明显起色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应在30日内向中小企业付款,核算、结算起15日内返还质保金;迟延付款需支付利息或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将被限制申请新投资项目
建立政府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强调政府投资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相适应、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筹措政府投资资金
PPP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带刹车的积极财政政策工具,财政部将出台PPP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清单,明确优先支持领域,10%的红线不能破
税务总局发布26条民企支持措施,对生产经营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帮扶措施,并积极推动纳入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中
存在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的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地方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相关责任人,均在被问责之列
维持一审稿提出的起征点、税率结构、183天居民纳税人标准不变;对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给予优惠,扣除20%费用后计税
【本文为财新“数据+”精华内容推荐】广州 P2P 爆雷,礼德财富实控人失联;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近日病逝;产业园投资机会
政策调整主要是对前期紧信用、紧财政的适度纠偏,避免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收得过紧,使经济在内外部不确定性下受到一定影响,并非政策全面转向
起征点确定时赡养系数被低估,应建立生活基本费用的动态调整机制;45%的最高边际税率需下调,专项扣除按标准扣除更易执行,同时减少授权,符合税收法定
低效企业每年占用20%左右的银行贷款规模,目前不良资产处置进度过慢,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企业退出基金,专门用于企业退出过程中的职工安置
前期稳增长政策逐渐显效,推动基建投资增速升至2018年8月以来最高;房地产投资增速持平,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民间投资信心继续低迷
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杠杆率仍在攀升,上升曲线与美国金融危机前上升曲线基本平行;去杠杆是长期政策,重在把握好时机、节奏、步调、协调
稳增长措施逐渐落地,带动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出现年内首次回升;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均录得年内新低,房地产投资增速再现反弹,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统计局称,随着补短板政策落地,下半年基建增速有望企稳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2020/21年度全球谷物市场将保持供应充足。2020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27.62亿吨,创历史新高
凡是能够做到供应链直播的企业,都对自身发展有信心;如果产品相同,价格不相上下,采购商往往青睐“更开放、更透明”的企业
王受文表示,这一制度将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种壁垒,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
商丘市财政总体趋弱、疫情前两年消耗部门存量资金,影响到对公共交通运营补助的到位;再加上国家新能源补贴取消,市交通局收支缩水、入不敷出,公共交通服务难以为继
海通证券根据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数据测算,在过去三年多,居民实际储蓄率明显超出理论值,存在大约3万亿元“超额储蓄”
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年末,广州的地方债余额分别为3127.1亿、3726.8亿、4655.6亿元
受俄乌冲突、疫情多点频发等超预期、突发性因素冲击,2022年广州市GDP、投资、消费和外贸等指标增速与年度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本土疫情、供应链不畅致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放大,广州2022年二季度GDP总量同比下降0.2%,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一季度深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线下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接触式服务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深圳支柱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政策已落地,累计超过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首批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岗
截至2019年5月20日,越南2019年新增外商协议投资总额达167.4亿美元。香港地区以50.8亿美元领跑,其中,一家香港注册、泰资背景的啤酒公司投资占比达75%
美国大众普遍超前消费,国内需求大于供给,必然导致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产品;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的反映
由于美元走升及节假日临近,短期内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可能小幅承压;但在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显著增强及市场预期分化背景下,市场主体结售汇操作将更趋理性
对冲基金经理休·亨德利指出,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意味着全球股市将延续正面的表现,而他也见不到利率会突然跃升进而打断股市上行的可能性,此外商品市场也已反映出了全球经济的回暖,预计商品价格走高的趋势还将延续
大宗商品结构融资对银行要求较高;中行分别在伦敦、新加坡和纽约设立大宗商品海外中心,过去三年共办理海外大宗商品融资业务1200亿美元
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保持合适的货币供给以使得物价稳定,目前实际利率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
央行表示,过去多数年份已向财政上缴利润,同时过去十几年中坚持将部分利润用于消化金融机构改革历史成本,2022年央行已完成金融机构改革历史成本的核销任务
据测算,2022年中国宏观税负降至13.8%,为近十年来新低,受财政收支矛盾、政策效应边际减弱等制约,进一步减税降费空间有限;需转变传统的降成本思维,更多从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维度采取对策
新政策突破了出口商品因品质、规格原因才能免税退运入境的限制,更加符合电商出口商品的退货特点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税费占比约四成,近八成个体工商户在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制造业为受益最明显行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高于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