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调查|11月新增信贷或达1.27万亿元 政府债券继续支撑社融高增

文|财新 夏怡宁 12月08日 12:23

加强信贷均衡投放的要求下,11月新增信贷或明显高于10月;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可能从10月的高位回落,但同比仍然多增,支撑社融规模

要闻
胡静林接替王军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升为正部级

胡静林接替王军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升为正部级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2月08日 19:55

胡静林为财政系统出身的干部,曾在财政部工作长达20年,2018年起担任国家医保局首任局长至今;王军年满65岁,3月已当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财新调查|11月CPI同比降幅或收窄至0.1%  PPI同比降幅扩大至2.8%

财新调查|11月CPI同比降幅或收窄至0.1% PPI同比降幅扩大至2.8%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2月08日 16:42

供给充足、需求不旺,猪肉价格同比仍明显下降,服务价格也随着假期效应消退而偏弱;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需求偏弱,叠加国际油价回落,PPI同比降幅或继续走阔

周凯旋:李嘉诚2021年已预言经济“山雨欲来”

周凯旋:李嘉诚2021年已预言经济“山雨欲来”

文|财新 文思敏 发自香港 2023年12月08日 12:24

作为维港投资的创办人,周凯旋当前尤为关注的是合成生物和新材料

财新调查|11月新增信贷或达1.27万亿元 政府债券继续支撑社融高增

财新调查|11月新增信贷或达1.27万亿元 政府债券继续支撑社融高增

文|财新 夏怡宁 2023年12月08日 12:23

加强信贷均衡投放的要求下,11月新增信贷或明显高于10月;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可能从10月的高位回落,但同比仍然多增,支撑社融规模

11月出口同比增长0.5% 5月来首次转正

11月出口同比增长0.5% 5月来首次转正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2月07日 12:49

在低基数推动下,中国对欧盟以外的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不同程度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转正

部分地区领导干部对统计造假危害性认识不充分 首次专项统计督察提整改建议

部分地区领导干部对统计造假危害性认识不充分 首次专项统计督察提整改建议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2月07日 09:57

督察发现,引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还有不足, 一些反馈问题边整改、边发生,个别地区在专项治理期间仍然存在统计造假行为

财新调查|低基数推动11月主要增长指标同比改善 出口同比有望转正

财新调查|低基数推动11月主要增长指标同比改善 出口同比有望转正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2月06日 14:08

工业生产、消费同比增速有望在低基数推动下加速,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有望企稳;低基数因素叠加全球科技周期触底回升,或推动出口增速转正

财政部回应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展望 称房地产下行对地方财政影响可控

财政部回应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展望 称房地产下行对地方财政影响可控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2月05日 19:44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有能力持续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穆迪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财政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财新PMI分析|两大行业景气均回升 企业预期改善

财新PMI分析|两大行业景气均回升 企业预期改善

文|财新 于海荣 2023年12月05日 09:45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均扩张,企业预期低位改善;低基数推动经济同比改善,但环比修复动能仍然偏弱,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

1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1.5 为9月以来最高

1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1.5 为9月以来最高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2月05日 09:45

服务业供需扩张速度小幅加快,企业成本压力减轻,市场信心反弹,但就业重现收缩

11月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降至30.6

11月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降至30.6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2月02日 10:00

主要受资本投入下降影响,新经济行业申请新三板企业注册资本占比大幅下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对指数贡献最大

财新PMI分析|制造业景气重回扩张 企业预期回升

财新PMI分析|制造业景气重回扩张 企业预期回升

文|财新 于海荣 2023年12月01日 09:45

制造业供需扩张,就业、企业预期低位改善;低基数之下,经济同比回升、环比仍然偏弱,政策应着眼长远,夯实经济长期增长基础,培育市场主体长久信心

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7 为三个月来最高

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7 为三个月来最高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2月01日 09:45

11月制造业供需双双扩张,价格水平稳定,物流速度加快,企业家预期低位回升;不过,外需仍然低迷,就业依然不振,企业库存管理仍偏谨慎

1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降至49.4 企业信心持续回升

1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降至49.4 企业信心持续回升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1月30日 10:54

制造业供给扩张放缓,需求继续收缩;受假期效应消退等因素影响,服务业商务活动首现收缩,不过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预期均提升

规范实施PPP新机制 发改委拟修订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规范实施PPP新机制 发改委拟修订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1月30日 09:21

征求意见稿与PPP新机制诸多表述一致,体现对民企参与PPP的支持,强调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细化履约监管、法律责任等内容

潘功胜香港回应国际投资者忧虑 引述标普称中国房地产已接近见底

潘功胜香港回应国际投资者忧虑 引述标普称中国房地产已接近见底

文|财新 王小青 发自香港 2023年11月28日 19:10

他称开始出现正常化迹象;他也回应了中国经济和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

多地启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债务风险较高的房企项目是重点之一

多地启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债务风险较高的房企项目是重点之一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1月28日 18:20

专项行动自11月中旬至2024年春节前实施,出现债务违约或债务风险较高的房企所属项目、发生过欠薪的工程项目及加工制造业企业是排查重点;多地提出,对订单减少的外贸等企业、欠薪风险较高的房企、公交公司三类经营困难企业,针对性安排欠薪解决措施

10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 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10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 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1月27日 11:00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1—10月利润增速较前三季度改善;10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22.9%,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

发改委:PPP新机制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项目清单不是准入清单

发改委:PPP新机制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项目清单不是准入清单

文|财新 夏怡宁 2023年11月16日 13:42

中国推进PPP的初衷,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对清单所列领域以外的PPP项目,也应该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10月财政收入同比由降转升 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扩大

10月财政收入同比由降转升 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扩大

文|财新 范浅蝉 2023年11月15日 20:41

增值税、进口环节相关税收收入改善,受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影响个人所得税连续两月同比下降;10月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扩大至25.4%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微升至4.6% 符合市场预期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微升至4.6% 符合市场预期

文|财新 夏怡宁 2023年11月15日 13:56

以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5.1%

工信部拟发文规范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清欠资金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工信部拟发文规范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清欠资金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记者 沈凡 09月05日 15:14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应在30日内向中小企业付款,核算、结算起15日内返还质保金;迟延付款需支付利息或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将被限制申请新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条例出台 非经营性项目、直接投资为主

政府投资条例出台 非经营性项目、直接投资为主

记者 于海荣 05月06日 11:04

建立政府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强调政府投资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相适应、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筹措政府投资资金

刘元春:消费快速回落 2019年应重点稳消费

刘元春:消费快速回落 2019年应重点稳消费

记者 程思炜 12月28日 20:21

一系列指标显示消费增速正在加速下滑,短期内应有一些对冲举措,中期则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焦小平:合规的10%限额内的PPP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

焦小平:合规的10%限额内的PPP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

记者 于海荣 11月22日 11:36

PPP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带刹车的积极财政政策工具,财政部将出台PPP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清单,明确优先支持领域,10%的红线不能破

税务总局:对经营困难的民企 依法办理延期纳税

税务总局:对经营困难的民企 依法办理延期纳税

记者 程思炜 11月19日 22:12

税务总局发布26条民企支持措施,对生产经营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帮扶措施,并积极推动纳入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中

隐性债务问责办法下发 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隐性债务问责办法下发 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记者 于海荣 吴红毓然 08月30日 15:29

存在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的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地方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相关责任人,均在被问责之列

个税二审稿增加赡养老人专项扣除 此外还有哪些新变化?

个税二审稿增加赡养老人专项扣除 此外还有哪些新变化?

记者 程思炜 08月27日 16:18

维持一审稿提出的起征点、税率结构、183天居民纳税人标准不变;对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给予优惠,扣除20%费用后计税

个税法修正收到意见逾13万条  能否被采纳受关注

个税法修正收到意见逾13万条 能否被采纳受关注

记者 程思炜 07月29日 10:30

意见数高于同期征求意见的其他法律,但低于上一次个税修法;提高起征点、降低最高税率、专项附加扣除细则规定等受关注

发改委:防范产能过剩和外向度较高地区失业风险

发改委:防范产能过剩和外向度较高地区失业风险

记者 张娱 07月26日 11:51

中美经贸摩擦给就业稳定带来不确定的影响,下一步将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通过扩内需来应对就业冲击

礼德财富实控人失联 烟台产业园投资机会|每日数据精华

礼德财富实控人失联 烟台产业园投资机会|每日数据精华

陈萌 07月24日 19:05

【本文为财新“数据+”精华内容推荐】广州 P2P 爆雷,礼德财富实控人失联;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近日病逝;产业园投资机会

专家:政策微调稳基建 并未全面转向

专家:政策微调稳基建 并未全面转向

记者 程思炜 07月24日 15:13

政策调整主要是对前期紧信用、紧财政的适度纠偏,避免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收得过紧,使经济在内外部不确定性下受到一定影响,并非政策全面转向

学者建言个税法修正 减税效应如何落到实处?

学者建言个税法修正 减税效应如何落到实处?

记者 任蕙兰 07月11日 16:29

起征点确定时赡养系数被低估,应建立生活基本费用的动态调整机制;45%的最高边际税率需下调,专项扣除按标准扣除更易执行,同时减少授权,符合税收法定

李稻葵:低效企业退出慢 建议设企业退出基金

李稻葵:低效企业退出慢 建议设企业退出基金

记者 于海荣 07月11日 11:33

低效企业每年占用20%左右的银行贷款规模,目前不良资产处置进度过慢,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企业退出基金,专门用于企业退出过程中的职工安置

从灯光、用电到出行 机构利用各类数据观察复工进度

从灯光、用电到出行 机构利用各类数据观察复工进度

记者 郑丽纯 02月28日 09:54

月度经济指标无法及时向市场反馈快速变化的经济活跃度。分析师认为,需要选择一套观察复工实时变化的指标

人民大学刘伟:2019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

人民大学刘伟:2019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

记者 王婧 12月27日 13:01

他认为,考虑通货膨胀率和调查失业率,政府将2020年中国GDP增速目标定在5.5%-6%之间较为合适

基建预期向好 2019年挖掘机销量或创新高

基建预期向好 2019年挖掘机销量或创新高

记者 方祖望 11月11日 18:08

2019年挖掘机全年销量有望达22.8万台,这将打破2018年创造的行业纪录

高盛预计中国2020年GDP增速为5.9%  贸易战影响投资信心

高盛预计中国2020年GDP增速为5.9% 贸易战影响投资信心

记者 屈慧 11月06日 15:45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GDP增速。多家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的GDP增速在6.0%以下

1-9月投资增速回落至5.4% 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

1-9月投资增速回落至5.4% 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

记者 张娱 10月18日 11:06

前期稳增长政策逐渐显效,推动基建投资增速升至2018年8月以来最高;房地产投资增速持平,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民间投资信心继续低迷

9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录得49.8 略有回升

9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录得49.8 略有回升

记者 程思炜 09月30日 10:00

制造业生产、需求双双扩张,非制造业景气略有回落,企业生产运营总体平稳

7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录得49.7 4月后首现回升

7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录得49.7 4月后首现回升

记者 沈凡 07月31日 10:20

生产指数明显回升,订单、就业状况低位改善,投入品价格继续明显高于出厂价格,利润仍将承压

李扬: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值得高度警惕

李扬: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值得高度警惕

记者 张娱 12月27日 18:05

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杠杆率仍在攀升,上升曲线与美国金融危机前上升曲线基本平行;去杠杆是长期政策,重在把握好时机、节奏、步调、协调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汽车生产连降四月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汽车生产连降四月

记者 张娱 11月14日 11:07

统计局称,生产需求总体稳定,新动能不断成长,中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 基建投资增速年内首次回升(更新)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 基建投资增速年内首次回升(更新)

记者 程思炜 11月14日 10:57

稳增长措施逐渐落地,带动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出现年内首次回升;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并未改变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并未改变

记者 张娱 10月19日 14:24

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服务消费占比提高,升级类商品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速

1-7月投资同比增长5.5%  基建投资成最大拖累

1-7月投资同比增长5.5% 基建投资成最大拖累

记者 程思炜 08月14日 11:3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均录得年内新低,房地产投资增速再现反弹,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统计局称,随着补短板政策落地,下半年基建增速有望企稳

个税征管系统升级 为综合征收做准备

个税征管系统升级 为综合征收做准备

记者 程思炜 08月03日 16:48

新系统新增身份信息验证功能,涉税信息共享迈出第一步;同时这一系统也适用于其他面向自然人的税种征管

华南美国商会:企业在华预期盈利周期大幅延长

华南美国商会:企业在华预期盈利周期大幅延长

文|财新 向凯,钟腾达(实习) 03月02日 08:14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大部分受访企业在华营收和再投资指标回升;12%的受访企业预期盈利时间需要六年及以上

广交会重启线下展会 首次向境内采购商开放邀请

广交会重启线下展会 首次向境内采购商开放邀请

记者 翟少辉 10月13日 18:40

广交会副主任储士家称,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将成为广交会未来的新常态

疫情后广交会首度重启线下会展 广州加强防控严阵以待

疫情后广交会首度重启线下会展 广州加强防控严阵以待

记者 王婧 10月09日 18:52

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和广东省相关部门已为广交会制定了一整套疫情防控方案,其中包含了8种不同情形的应急预案

外围贸易环境改善 香港11月出口额同比上升5.6%

外围贸易环境改善 香港11月出口额同比上升5.6%

驻香港记者 文思敏 12月29日 18:26

政府发言人称,最近颇多先进经济体疫情急剧恶化,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未来香港出口表现也将受限

广东支持出口转内销 外贸企业探路国内市场难题待解

广东支持出口转内销 外贸企业探路国内市场难题待解

记者 黄姝伦 10月18日 10:43

对接内销市场,外贸企业要调整产品、寻找买家、组织柔性生产,并非易事

秋季广交会继续网上举办 采购商来源地或超210个

秋季广交会继续网上举办 采购商来源地或超210个

记者 黄姝伦 10月14日 16:35

广交会总结上届网上举办经验,升级了官网平台,展会规模与上一届基本持平

全球食品价格升至2月以来最高水平 谷物价格上涨明显

全球食品价格升至2月以来最高水平 谷物价格上涨明显

记者 黄姝伦 10月09日 19:07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2020/21年度全球谷物市场将保持供应充足。2020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27.62亿吨,创历史新高

全球食品价格连涨三个月 中国进口需求强劲

全球食品价格连涨三个月 中国进口需求强劲

记者 黄姝伦 09月04日 20:04

联合国粮农组织追踪的8月谷物价格指数、食糖价格指数,分别较7月上升了1.9%、6.7%

优质小麦需求上涨 2020年以来小麦进口量翻倍

优质小麦需求上涨 2020年以来小麦进口量翻倍

记者 黄姝伦 08月21日 19:41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国内小麦价格看涨,国际小麦价格较低,吸引粮商积极买入

海外售后能力欠缺制约机械外贸企业上线“出海”

海外售后能力欠缺制约机械外贸企业上线“出海”

记者 王婧 07月28日 12:32

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全球售后平台,试图重新整合海外售后服务产业链。平台目前已招募约10家提供海外机械售后服务的供应商

广交会设2万余个直播间 外贸业务员摇身变主播

广交会设2万余个直播间 外贸业务员摇身变主播

记者 王婧 方祖望 06月19日 11:19

没有“网红脸”没关系,主播外语要好,要懂产品、懂业务、懂专业术语,还要懂企业文化

“云上广交会”如何验厂? 外贸商把直播间搬进工厂

“云上广交会”如何验厂? 外贸商把直播间搬进工厂

记者 王婧 06月17日 15:23

凡是能够做到供应链直播的企业,都对自身发展有信心;如果产品相同,价格不相上下,采购商往往青睐“更开放、更透明”的企业

商务部:中国跨境服贸首张负面清单将于今年诞生在海南

商务部:中国跨境服贸首张负面清单将于今年诞生在海南

记者 彭岩锋 06月08日 15:02

王受文表示,这一制度将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种壁垒,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

河南商丘公交取消停运风波 经营困难原因何在

河南商丘公交取消停运风波 经营困难原因何在

文|财新 程思炜 余聪 02月23日 19:40

商丘市财政总体趋弱、疫情前两年消耗部门存量资金,影响到对公共交通运营补助的到位;再加上国家新能源补贴取消,市交通局收支缩水、入不敷出,公共交通服务难以为继

重庆2022年GDP突破2.9万亿元 能否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第四城”?

重庆2022年GDP突破2.9万亿元 能否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第四城”?

文|财新 王婧 01月15日 11:38

重庆市的GDP总量有希望超越广州,但从全局来看,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广州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广东2022年社零总额增速仅1.7% 2023年目标增速为6%

广东2022年社零总额增速仅1.7% 2023年目标增速为6%

文|财新 王婧 01月15日 10:00

海通证券根据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数据测算,在过去三年多,居民实际储蓄率明显超出理论值,存在大约3万亿元“超额储蓄”

广州力争2023年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

广州力争2023年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

文|财新 王婧 01月08日 22:29

2023年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和进出口总值的增速目标分别为8%以上、6%左右和3%左右

广州2022年土地出让金同比骤降三成  地方债余额大增929亿元

广州2022年土地出让金同比骤降三成 地方债余额大增929亿元

文|财新 王婧 01月08日 16:06

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年末,广州的地方债余额分别为3127.1亿、3726.8亿、4655.6亿元

广州2023年GDP目标增速预期6%以上

广州2023年GDP目标增速预期6%以上

文|财新 向凯 01月07日 18:31

受俄乌冲突、疫情多点频发等超预期、突发性因素冲击,2022年广州市GDP、投资、消费和外贸等指标增速与年度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广州前三季度GDP增长2.3% 深圳增速领先1个百分点

广州前三季度GDP增长2.3% 深圳增速领先1个百分点

文|财新 向凯 11月01日 15:41

前三季度,广州GDP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四季度广州面临新一轮疫情防控压力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 6月社零增速创2022年新高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 6月社零增速创2022年新高

文|财新 黄荣 07月27日 19:39

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1%,汽车类消费增长36.2%

上半年广州GDP同比增长1% 广东省为2%

上半年广州GDP同比增长1% 广东省为2%

文|财新 向凯 07月24日 17:45

本土疫情、供应链不畅致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放大,广州2022年二季度GDP总量同比下降0.2%,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广州佛山4月财政收入分别下降12.8%和28.7%

广州佛山4月财政收入分别下降12.8%和28.7%

文|财新 向凯 05月26日 15:22

财税系统人士解释称,各地财政收入下降比例差异较大,主要跟产业结构及退税进度不一相关

深圳财政收入连续三个月下降 4月同比下滑约44%

深圳财政收入连续三个月下降 4月同比下滑约44%

文|财新 向凯 05月13日 16:44

新冠疫情冲击以及1.5万亿元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在短期内进一步加剧财政收支矛盾

深圳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 全年设定6%增长目标

深圳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 全年设定6%增长目标

文|财新 黄荣 04月29日 07:13

一季度深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线下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接触式服务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深圳支柱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满三年 8.5万港澳居民在粤登记就业

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满三年 8.5万港澳居民在粤登记就业

文|财新 王婧 04月19日 17:49

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政策已落地,累计超过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首批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岗

外商赴越南投资创新高 抢滩越南啤酒市场

外商赴越南投资创新高 抢滩越南啤酒市场

记者 黄姝伦 实习记者 李宓 06月06日 21:17

截至2019年5月20日,越南2019年新增外商协议投资总额达167.4亿美元。香港地区以50.8亿美元领跑,其中,一家香港注册、泰资背景的啤酒公司投资占比达75%

林毅夫: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根源在其国内|观点精选

林毅夫: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根源在其国内|观点精选

记者 王晓霞 01月30日 09:13

美国大众普遍超前消费,国内需求大于供给,必然导致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产品;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的反映

人民币短期走弱 11月银行结售汇重现逆差

人民币短期走弱 11月银行结售汇重现逆差

记者 李雨谦 12月19日 07:08

由于美元走升及节假日临近,短期内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可能小幅承压;但在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显著增强及市场预期分化背景下,市场主体结售汇操作将更趋理性

英“大空头”关闭对冲基金 称经济不该不出错

英“大空头”关闭对冲基金 称经济不该不出错

驻香港见习记者 尉奕阳 09月18日 14:54

对冲基金经理休·亨德利指出,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意味着全球股市将延续正面的表现,而他也见不到利率会突然跃升进而打断股市上行的可能性,此外商品市场也已反映出了全球经济的回暖,预计商品价格走高的趋势还将延续

标普经济学家:边境调节税难入本周税改计划

标普经济学家:边境调节税难入本周税改计划

记者 王力为 04月24日 20:48

在海外和美国国内均不受欢迎,但其又是特朗普税改计划保证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一环

易纲:中国积极推动SDR债券市场发展

易纲:中国积极推动SDR债券市场发展

驻华盛顿记者 李增新 04月22日 08:49

中国在特别提款权作为计价单位、资本市场工具和官方储备方面扩大使用,各国需要探讨何种全球金融安全体系更为适用

中国银行发力海外大宗商品融资业务

记者 彭骎骎 03月22日 13:19

大宗商品结构融资对银行要求较高;中行分别在伦敦、新加坡和纽约设立大宗商品海外中心,过去三年共办理海外大宗商品融资业务1200亿美元

资本流出压力缓解 外汇占款下降规模收窄

记者 李雨谦 03月14日 17:24

人民币贬值压力及贬值预期缓解;监管部门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持续发挥作用

资产价格抬升拉动 外储重回3万亿美元

资产价格抬升拉动 外储重回3万亿美元

记者 彭骎骎 03月07日 18:44

外汇储备投资资产价格抬升,抵消了非美货币兑美元的贬值,外汇储备止跌回升;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可能在波动中逐步趋于稳定

王宇:世界经济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王宇:世界经济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记者 王晓霞 02月26日 11:32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均接近货币政策双目标;中短期萨默斯魔咒有可能被打破;国际贸易可能重回增长

美专家:“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有待创新应对

美专家:“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有待创新应对

记者 王力为 01月03日 19:44

该问题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实际影响有限,仅是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冰山一角”,中美欧应寻求更为全局性的解决方案

德拉吉:达到通胀目标事关欧央行公信力

记者 杨刚 01月26日 12:16

欧央行将于今年3月10日宣布货币政策,德拉吉此番表态或将暗示进一步的QE刺激计划

林毅夫解读美国对全球基建“不热心”原因

记者 王力为 12月19日 15:52

对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已有共识,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此不热心,是因发达国家在基建活动上已失去比较优势


潘功胜升任党委书记 央行新一任掌舵人出炉
评论(0)文|财新 刘冉 07月01日 16:37
潘功胜升任党委书记 央行新一任掌舵人出炉

专业能力与定力均获业内一致认可,是一位令市场可以觉得安心的央行掌门人

央行再提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结构性工具额度增加2000亿元
评论(0)文|财新 王石玉 07月01日 08:03
央行再提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结构性工具额度增加2000亿元

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合计增加2000亿元,调增后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利率不变仍未原先的2%;针对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央行提出指出要“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央行:高风险机构数量压降近半 建立“治未病”监测预警体系
评论(0)文|财新 夏怡宁 05月22日 15:48
央行:高风险机构数量压降近半 建立“治未病”监测预警体系

高风险机构中,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数量占比92%;预警风险类型以同业风险和扩张性风险为主,机构以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

成品油消费税扩围 影响几何?
评论(0)文|财新 郭霁莹 07月04日 10:53
成品油消费税扩围 影响几何?

17类化工产品将列入成品油税目征收消费税;短期内,汽油价格或将跳涨,长期来看,油品税费漏洞将逐步填补,国内油品市场,特别是上游炼化行业将进一步规范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至2027年底 设置减免税额上限
评论(0)文|财新 安丽敏 06月21日 16:01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至2027年底 设置减免税额上限

财政部副部长称,设置减免限额主要是为了避免高档豪华车过多挤占税收优惠资源,重点支持和鼓励大众消费

五省市优化社保费申报缴纳流程 7月1日起缴费人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缴费
评论(0)文|财新 程思炜 06月19日 14:21
五省市优化社保费申报缴纳流程 7月1日起缴费人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缴费

申报缴费工资和缴费两个事项统一为向税务部门一家办理,此前缴费人需向人社、医保部门申报缴费工资、再根据核定的应缴费额向税务部门缴纳社会保险费;此次优化申报缴纳流程,不涉及现行社保缴费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