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在年末出现回落;制造业投资仍然偏弱,但降幅持续收窄;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先行指标显示未来仍有支撑
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四季度达到6.5%,为2019年以来最高;四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工业产能利用率均超过2019年同期
香港总商会预计,香港失业率于2020年底上升至7%
资金充裕、全球政治环境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提高等,将推动并购活动增多,但强监管使得前期工作增加,完成并购交易所需的时间会更长
出口表现好于进口,2020年中国贸易顺差仅次于2015年,创历史次高,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关总署预计,2021年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1年复苏将主要由消费和出口拉动,随着前期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制造业投资回升,出现“民进国退”的轮换
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地方层面的划转工作应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
工业增速小幅回落,投资和消费增速继续改善,出口增速高位回落,但仍然偏强
食品价格由降转涨是带动CPI同比和环比均转正的主要因素;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石油、金属等上游行业环比涨价明显
猪肉价格止跌回升、食品价格上涨及油价上调,推动12月CPI同比转正;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普涨,或使PPI降幅收窄
不得将纳入目录的服务事项作为申请财政拨款的依据,纳入目录但无预算安排的事项,不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避免出现“一方面部门花钱购买服务,另一方面部门及所属相关事业单位人员和设施闲置、经费不减”的情况
福建、山东、甘肃等多省份2020年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支出增速普遍超出收入增速,地方财政运行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基层财政压力突出
制造业、服务业PMI均高位回落,2021年政策不会骤然转向,但扩张力度边际减弱,需关注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对企业利润和就业的影响
服务业需求、就业等均保持扩张,但增速放缓;成本持续上升推动服务业收费价格指数大幅上涨,企业对未来预期乐观
拟通过法律明确和保证海南自贸港享受“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政策
生产、需求、预期等分项指数均高位回落,就业指数再度落入收缩区间,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2021年政策不会骤然转向,但扩张力度边际减弱
制造业供需两侧继续向好,外需稳步提升,但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增加,抑制用工扩张;未来需关注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对宽松政策的退出设计尤为重要
主要受资本投入下降拖累;2020年7月以来新经济指数呈下降趋势,与同期经济复苏似有冲突,或预示2021年上半年经济增速面临放缓风险
2021年财政工作重点包括:完善并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促消费,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
罚没物品通常由执法机关依规公开拍卖;国家规定的专卖商品等限制流通的罚没物品,应交由归口管理单位统一变卖;罚没收入通常按执法机关的财务隶属关系缴入同级国库,执法机关经费预算安排不得与罚没收入挂钩
制造业产需关系更趋平衡,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增强,用工景气度略有改善;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小型企业PMI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
经最终核实,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54.3%;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速较初步核算数下降较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则提高3个百分点
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超出年初确定的上限,部分资金用途由“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变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用于风险较高地区化解债务,可能部分涉及隐性债务化解
政府发言人称,最近颇多先进经济体疫情急剧恶化,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未来香港出口表现也将受限
根据预算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支出,防止年终突击花钱;推动年底前具备条件的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年底前确实难以用完的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预留机动资金,按规定结转至下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