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报告》称,2025年广东省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4年上海税收收入低于年初目标,政府开支同步降低;包括上海国企在内的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104.1亿元,同比降近30%
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9.8%,超出年度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第一
2025年政府新增债务规模或较上年增加3万亿元以上;户籍、社保等改革或加速
当月及全年贸易顺差均创历史新高;对日本以外的主要经济体出口不同程度回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拖累进口表现
通过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的政策,有的地方置换债务平均成本降低还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幅度减轻,有的地方优先置换即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涉众债务,区域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在9月底以来政策加力支持下,2024年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反弹;12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11月超预期放缓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增速或有回升
2025年财政政策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同时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
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相关管理要求已明确,地方已经可以做;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近期将抓紧明确相关政策
在目前部门系统内、地区内可调剂共享资产的基础上,将调剂共享范围扩大至全国;调剂共享资产的种类更加丰富,不局限于办公设备、办公家具,还增加科研仪器等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调剂共享
主要受食品价格同比由涨转降的拖累,CPI同比增速走低;部分行业进入生产淡季,叠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PPI环比转降,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食品价格走低拖累CPI同比增速,核心CPI仍然偏弱;受低基数影响,PPI同比表现或略有改善,环比或再度转负
家电以旧换新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四类产品;手机等三类数码产品补贴金额为销售价格的15%,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力度加大,新增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额外贴息
各地区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不得违法开展异地执法或实行异地管辖;将政务失信记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相关评价指标,强化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渠道建设
无论是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还是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均在2024年12月扭转连续回升势头,但经济学家们后续仔细研读发现,当月的制造业PMI数据可能并不差
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增加,需求近四个月来增速首次快于供给,但两大行业就业均下降,乐观预期回落;2025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市场期待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提振信心扩内需
服务业就业四个月来首次下降,价格水平小幅上涨,市场乐观预期趋弱
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近期将再下达一批“两重”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资本投入下降明显,主要来自新经济行业申请新三板企业注册资本占比大幅下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对总指数贡献最大,新能源产业本月下降幅度最大
制造业供需和预期继续向好,但改善幅度放缓,企业盈利继续承压;2025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市场期待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提振信心扩内需
制造业供需扩张速度放缓,外需重现收缩,就业边际改善但依然承压,物流效率改善,企业乐观情绪回落
制造业企业供需两端保持扩张,价格水平再度回落,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分化明显;服务业扩张步伐加快,受春节假期临近影响,部分企业抢抓施工进度,建筑业重回扩张
在2025年初至2026年底,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展开试点;严禁利用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担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或借授权有偿使用数据资产的名义,变相虚增财政收入
受价格回升、营收转增带动,工业企业盈利空间改善;11月采矿业、制造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0.9个、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至4.8%
此次修订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国家统计局称,过去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对随后年份的GDP增速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