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岳振)10月22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论坛上说,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背景下,政府与市场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越来越增长。
迟福林说,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增长体系里的基础地位。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就在于解放市场,通过发挥市场基础性的作用,来创造计划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率。
另外,防止政府失灵与防止市场失灵同等重要。“既要防范市场失灵,更要防范用失灵的政府来代替失灵的市场。”迟福林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更多强调了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弥补市场失灵是重要保障,但是也的确存在着政府的失灵。所以,不能以失灵的政府来代替失灵的市场,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不仅解决不了矛盾,还会出现方向性的问题。
迟福林指出,要坚持经济的市场导向改革。最近几年,政府的干预在某些方面有所扩大,超出了合理程度。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就是要在经济生活领域坚持市场主导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是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去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生活领域坚持以市场主导,才能防止权力与市场结合,防止经济垄断,有利于拓宽市场公平环境这样一个需求。
迟福林说,这些年来,包括财税体制、垄断行业在内的某些重大改革“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复杂利益关系的制约。如果以协调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改革长期不能取得突破,一些基本层面的体制机制长期未能建立与完善,就有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甚至有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迟福林认为,中国的转型与改革远未完成,尤其未来5—7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政府转型还相当艰巨,都处在一个改革破题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背景下还强调宣扬“中国模式”,忽视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可能导致在一些重要问题判断上出现严重失误。■
- “中国模式”困境
- 2011年10月14日
- 安德森:中国模式“印度版”
- 2005年11月28日
- 陈昌华:12万亿地方债和中国模式
- 2010年03月25日
- 臧否中国模式
- 2011年06月11日
- “中国模式”:幻影折射的真实
- 2011年08月30日
- 英国前副首相认为中国模式以实用为本
- 2011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