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审计署:地方化债取得阶段性进展 违规举债尚未全面停止、拖欠账款有新增

文|财新 程思炜
2024年06月25日 16:01
审计报告首次披露,24个地区国企通过金交所融资形成政府隐性债务超112亿元;部分专项债项目安排不科学,283个未完成可研报告审批或不符合资本金比例要求的项目和522个缺乏要素保障甚至已停工的项目被纳入项目清单或项目库
审计报告显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全面摸查截至2023年3月底政府债务底数,认真制定化债举措并积极有序推进落实,取得阶段性进展。图:IC photo

  【财新网】2023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化债启动,审计报告称,地方化债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存隐患。与以往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违规借贷融资不同,审计报告首次披露24个地区国企通过金交所形成政府隐性债务超112亿元。

  审计署6月25日公开《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显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全面摸查截至2023年3月底政府债务底数,认真制定化债举措并积极有序推进落实,取得阶段性进展。审计19个省市发现,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仍存在两方面隐患,一是地方违规举借债务尚未全面停止;二是拖欠企业账款有所新增。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责任编辑:于海荣 | 版面编辑:边放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