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研究者提示全球通胀中期性 原材料涨价或推高国内CPI

2021年09月27日 18:39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中期内美国将维持超过2%通胀率,迫使美联储缩减购债、开启利率上升进程;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挤压下游中小企业利润,还将抬高居民生活成本,进一步制约消费恢复
要保持物价总体稳定,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保供措施,对供需矛盾比较大的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增加有效供给,特别要制止打击囤积炒作、哄抬价格等行为。图/人民视觉

  【财新网】(记者 程思炜)今年一季度以来,由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推动的通胀压力持续攀升,成为制约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本轮通胀将持续多久?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情况如何?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等在9月27日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上就此发表观点。

  朱光耀表示,全球通胀的中期性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已基本形成共识。他称,美联储在过去一段时间反复强调,美国通胀率增长是短期性的,并且表态要通胀水平实质性达到2%后才采取行动。但8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涨幅达4%,远超过2%,9月全球原材料价格仍在上涨。“这使得(对通胀的)短期预期必须要调整,起码从中期看,超过2%的通胀率将维持。”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责任编辑:于海荣 | 版面编辑:边放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