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审计署:九省份通过国企垫资、非标、借款等新增隐债 多地虚假化债

文|财新 程思炜
2025年06月24日 22:12
审计署建议,严格审核地方化债成效,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还要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保持对非法集资等涉众风险的高压严打态势
国家审计署对九省份的重点审计发现,自2023年3月以来,部分地方政府仍通过指定国企垫资建设、融资平台发行非标金融产品和借款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一揽子化债方案”,针对各省份截至2023年3月末的存量融资平台债务,但此后部分地方政府仍然违规新增隐性债务。国家审计署对九省份的重点审计发现,自2023年3月以来,部分地方政府仍通过指定国企垫资建设、融资平台发行非标金融产品和借款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

  审计署6月2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披露了上述问题。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责任编辑:于海荣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视听推荐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