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审计署:少数企业涉嫌骗取“国补” 多省挤占、挪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文|财新 程思炜
2025年06月24日 20:43
云南部分家电销售企业利用不核查商品物流信息等漏洞,通过安排员工及亲朋到店刷卡但不交付实物、再全额返现等手段,虚开大量销售发票、交易凭证等,骗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国家审计署对2024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审计显示,少数企业涉嫌骗补,多省份存在虚报套取、挤占挪用等问题。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近一年支撑消费的“国补”促销活动,得益于中央、地方政府的补贴,其中中央财政补贴主要来自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国家审计署对2024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审计显示,少数企业涉嫌骗补,多省份存在虚报套取、挤占挪用等问题。

  审计署6月24日公开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披露了上述问题。2024年3月,中央首次明确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当年先发行1万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能力(即“两重”)建设,2024年7月起用途扩大至“两新”,即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就是消费者熟悉的“国补”促销活动,按政策规定只针对部分家电、汽车等特定商品。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责任编辑:于海荣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视听推荐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