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下称《措施》),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以期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在今年年初,财新曾就经济修复、促消费、稳就业等话题,专访了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他表示,要改变“投资越多发展越快”的观念,用更多资源让老百姓的日子先过好一点,把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起来,才能解决需求拉不动经济的状况。
1x
Pip
【财新网】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下称《措施》),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以期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在今年年初,财新曾就经济修复、促消费、稳就业等话题,专访了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他表示,要改变“投资越多发展越快”的观念,用更多资源让老百姓的日子先过好一点,把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起来,才能解决需求拉不动经济的状况。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知易行难的事
加大投资意味着有油水可以.........
中国从来都不是消费拉动经济……
就消费去刺激消费并企图拉动经济根本儿就是本末倒置。正确的循环永远应该是实体经济提振下,大量且优质的产业投资拉动就业,并带动薪资提升,社会财富增加,民众保障系数提高。而后,消费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而提升后的社会整体消费能力也将再度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提振,经济进入下一个良性的螺旋循环。 没有强大的产业经济基座,所有仅针对刺激消费本身而出台的举措,即便短期有效也必将无以为继。
你这实体经济谁去消费,出口?
你这番话的前提是得有大量且优质的产业投资。中国在2000年初的十几年时间是有这个产业投资机会的,但现在则面临旧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新产业投资方向没错,但如果缺乏足够的消费支撑,产业是没办法迭代的这一点仅靠政府支出支撑能迭代多久?
用前管家的话来问一下,钱从哪里来!任何社会治理都要考虑这个问题。
花30万亿县县通地铁是经过理性计算,而不是随口说说的。去年M2增加27万亿,每年财政转移10万亿,10年投入30万亿成本是可以接受的。中西部人口众多,但是太过分散,通过地铁将人口聚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对GDP的带动是毋庸置疑的。300个地级市,市区修100km,2000个县城,每个修10km,中间用快铁连接,地铁站从简,县城可以明挖,30万亿完全够用。不要觉得普通地级市不配修地铁,既然你人均GDP要向欧美看齐,基建也应该向欧美看齐,中国一个地级市放在欧美绝对是个大城市。现在的大省会战略是有问题的,省会年轻人太多导致内卷,其他地方年轻人太少缺乏活力,一个省不可能只发展一座城市,均衡发展才是未来。最好未来能够省省通磁悬浮,市市通高铁,县县通地铁,村村同公交。最后我想说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未来中国GDP会达到300万亿到600万亿一年,30万亿的投入完全合理且值得的。
财新有文章,看下2022年各地地铁亏损情况,省会城市90%以上都在大额亏损。地铁运营也是要钱的。
麻烦你分清城铁和地铁的区别,不知道您去过欧美没有,中国的基建远超欧美
2022年地铁大额亏损是特殊情况,正常年份亏损很少。另外,几乎所以基建都是亏本的,关键在于投资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率,地铁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是很明显的,10个50w人口的小县城和一个500w人口城市,经济发展前景是天壤之别的。
放着低成本的方案不用,非要搞最贵的东西。。
请问村村通高铁,需要多少个铁道部部长
您说的有道理!
有道理
说的很对,让我想到了“郑永年”的一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