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继续参加和参与今天下午的论坛。上午的论坛以主旨演讲为主,属于一对多;下午则是圆桌的形式,相信发言会更活跃、更自由,希望能引起大家更大的兴趣,也希望在会场上有更多的横向的、纵向的互动。
今天下午的讨论,主要围绕金融改革与产业升级展开。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特别的时期,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从政府到市场,各行各业,都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中国经济必须切实实施增长方式转变。国际上对此也高度认同的。
转变增长方式,并不是一句新口号。但现在变得刻不容缓,主要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高度依赖出口和政府主导投资的发展模式,实在无法持续。在国际,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经济体一再衰退,外需陷入长期低迷;在国内,投资占GDP比重过高,效率低下一直受到诟病。中国经济去年出现投资快速下滑,表面看,是因为宏观调控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结果,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对旧有增长模式的一种调整。既然外需和投资的强大驱动力不再,成本持续上升显著,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中国经济必须主动调整,才能避免经济硬着陆的结局。这种调整越早越好,当从现在开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重要目的。
- 胡舒立:在转型报告2011发布会上的致辞
- 2012年03月24日
- 胡舒立:财新网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 2012年01月11日
- 胡舒立微博播报财新峰会悉尼专场
- 2011年11月29日
- 胡舒立获星云真善美新闻奖
- 2011年11月21日
- 胡舒立宣布财新峰会开幕
- 2011年11月11日
- 胡舒立:自由与自律乃新闻行业进步之本
- 2011年10月26日
- 【清华管理全球论坛】胡舒立:自由与自律乃新闻行业进步之本
- 2011年10月26日
- #岭南论坛#【姚刚:要求公募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需要修改法规】日前,有消息称,为了约束公募基金经理的行为,监管层正在考虑要求基金经理持有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对此,姚刚仅向财新记者表示,如要求基金经理持有自己所管理的基金,还需要修改有关法规。 ( 财新记者 符燕艳)
- 2012年3月25日
时间 | 主题 |
---|---|
09:00-09:20 |
开幕致辞 朱小丹,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 许宁生,中山大学校长 |
09:20-12:00 |
主旨演讲 肖捷,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李勇,财政部副部长 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钟山,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陈家强,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主持: 刘明康,岭南论坛主席、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银行业监 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 |
13:30-13:40 |
特别致辞 胡舒立,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
13:40-15:30 | 圆桌论坛一:中国金融变革的动力与方向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要求的提出,既是中国决策层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 更是对金融业现存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中国金融业为实体经济作出了什么样 的贡献?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导致资产泡沫和产业 空心化,中国与欧美情况有何异同?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中国金融制度如何进 行改革,以促进行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并更有效地支持产业尤其是中 小企业发展?各项改革是否有优先顺序? 发言: 沈联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 刘福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局长 廖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 马蔚华,招商银行行长兼CEO 董建岳,广发银行董事长 任汇川,平安集团总经理 李一,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
主持: 王 烁,财新传媒主编 |
15:30-17:20 |
圆桌论坛二:产业升级难题何解? 中国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之时遇上国际金融危机,是雪上加霜,还是可能 由此倒逼中国产业升级的改革之路?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轻企业负 担,降低整个经济的制度与交易成本,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东、中、西 部能否完成产业升级和转移?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之间如何进行更有效的 优势互补?中国企业如何把握发达经济与新兴经济的消长,合理调整策略? 发言: 李春洪,广东省发改委主任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张房有,广汽集团董事长 李进明,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薄连明,TCL集团总裁 姚良松,欧派集团董事长
主持: 张建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教授 |
17:20-17:40 |
主旨发言 姚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
17:40-18:00 |
总结发言 刘明康,岭南论坛主席、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银行业监 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 |
18:00-18:10 |
闭幕致辞 徐信忠,岭南论坛执行主席、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