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廖岷(上海银监局局长)速记整理

2012年03月25日 15:43

  廖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

  非常感谢中山大学组织这么好的论坛,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也有自己的一点反思,谈一下银行业在变革和转型中如何做。有以下几点,这是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个,我们的银行业和全球的银行业一样,应该清楚的看到全球的形势,重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重构银行和客户的关系。大家也知道,在过去30年,全球的银行业主要大环境是旺盛的融资需求,全球所有银行都拼命的扩大,为自己带来收益。在这种模式下,过去30年全球出现了很多巨大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还有一个通行的模式,就是通过自己的资本市场把国内转向国外,增长他们的能力。美国次贷危机发放的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实际上都是在这样一种支持环境下产生的。危机到现在有4年时间了,这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了这种变化,银行在补充资本、管理资本和流动上也遇到的很多难题。所以,大家都感觉到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比如说他们会意识到,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资产成本更高,它本身的融资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全球各大银行在考虑提升一些中介银行,从事轻资产。比如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现金管理,还有私营银行等。所有这些领域能不能成功,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就是PE,还有银行与客户能不能有紧密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建立,依靠银行卓越的服务和产品,以及银行对客户需求全方位的深入了解。现在银行构建的客户分析系统,不光能看到客户给银行带来的利润贡献度,同时还要看到每位客户给它带来的标杆率的情况以及给它带来的影响程度。这些都是在新的监管标准指引下,全球银行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也值得我们银行业很好地借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金融行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对银行来讲,怎样真正调整自己的战略,实现从规模到能力的转变,实现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从传统的单一现代金融服务商向综合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这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一点内容。

责任编辑:康伟平 | 版面编辑:林韵诗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