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过去两年来,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高于实际GDP增速,量价分离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如何评价当前的价格水平?应着眼于哪些指标?多位研究者2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研讨会上表示,衡量物价水平不应只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还需要考虑资产价格。
市场和学界通常关注的价格指数有三个: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目前CPI同比持续低位徘徊,PPI同比连续28个月下降,GDP平减指数连续七个季度为负。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宏观价格指标是多元的,随着不同的环境,价格指标的作用会发生一些变化。他称,最初所说的价格指标主要是CPI,但在如何选择权重、如何与社会大生产密切结合起来上,有一些偏差,当市场越来越复杂,中间链条越来越长,CPI就会与衡量宏观活动的其他价格指数偏离。与宏观经济分析相对应的GDP平减指数,在新世纪后也不能全面准确地描述宏观运行的状态,原因是GDP是一个增量指标,而国民经济不仅与增加值有关,还与存量财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