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股指期货行情说”不足为据

2007年04月24日 21:51 来源于 caijing
股指期货的推出与A股市场的波动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关系,“股指期货行情说”情理悖谬,又无国际市场实证支持

股指期货的推出与A股市场的波动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关系,“股指期货行情说”情理悖谬,又无国际市场实证支持

  4·19’股市大跌,是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可能延后、市场推高股指的炒作短期失去支撑所致”——这是“股指期货行情说”的一个最新版本。但这一看法显示出股指期货性质的误读,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的关系、股指期货的功能、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套利的方式的理解也过于片面。
  所谓“股指期货行情”,简单说就是“股指期货推出前夕,股市将大涨;正式推出后,股市将大跌”;其背后逻辑是:股指期货上市前,机构投资者会“抢筹”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机构投资者可以在现货市场沽出获利盘,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空操作,以获得双倍的收益。
  近半年来,类似的说法不绝于耳,A股市场几乎所有大的波动,都会被一些论者与股指期货的推出或延后联系起来。在相关准备工作进入尾声、股指期货渐行渐近之际,由“股指期货行情说”衍发的“股指期货不宜在市场高点推出”的说法,更是成为影响股指期货推出的因素之一。
  然而,这一说法并不符合行情发展的实际。因为无论是股指的强劲上扬还是股指的深幅调整,并不一定伴随着股指期货传言的风吹草动。4月19日的大跌即为一例,此前的主要事由系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宏观经济有转向过热的风险,而近来我们并没有获得有关股指期货进程的新说法。
  “股指期货行情说”在国际股市发展史上也得不到实证支持。东方证券分析师高子剑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里,分析了恒生指数期货、日经225指数期货、KOSPI 200指数期货以及台湾加权指数期货。根据其研究,恒生指数与日经225指数都是期货上市前六个月涨,上市后六个月后也是涨;韩国KOSPI200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刚好相反,上市前六个月跌,上市后六个月后也是跌。但是在短期方面,这四个股指期货上市时,前一个月都是上涨,后一个月都是下跌。波段高点都与股指期货上市时间相当接近,全部是两周内见顶。据此,高子剑的结论也仅仅认为,股指期货不会改变股市长期趋势,但短期内有“股指期货行情”现象。
  而不少业内人士对于高子剑的短期影响论亦难认同,他们举例称,其一,美国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货前后,股指就一直在上涨;其二,即使上述四个亚洲市场出现了这一现象,也很难尽皆归因于股指期货,毕竟影响股市的因素太多,四个“样本”太少。
  至少到目前为止,股指与股指期货的涨涨落落之间并无如有神契的、可反复、可验证的关系。正如上海通联期货总裁助理、研发部总经理顾丽文指出的那样:根据对美国、日本、韩国、印度、香港、台湾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前现货市场走势的分析,各个国家期指推出后的反映是有涨有跌,并不呈现明显的“股指期货行情”。从长远来看,市场还是会慢慢修正,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期指对现货市场基本没有影响。
    对于股指期货对大势的影响力,也有业内人士持怀疑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推出的股指期货产品——沪深300指数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能否产生充分的流动性亦难以逆料。
  “股指期货的标的是沪深300,由于根本没有机构投资者同时买卖300只股票,通过在现货和期货之间进行套期保值并不方便,因此,市场能否对股指期货产生足够的需求还很难说。”一位长期在外资基金工作的专业人士称,“再加上随着股指的节节走高,人们对于市场看法逐渐趋于一致。届时大家都卖空股指,谁能保证有足够的买方呢?”
  接受采访的期货界人士普遍预计,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规模短期内不会太大,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也多半以观望为主。
  综合看来,“股指期货行情说”并无足够的依据,至少是夸大了其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应悉心思考: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一样,它的产生首先来自两重需要:价格发现和避险。当前,许多机构投资者过于看重其可用来套利的功效。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股指期货还未出台,已染上过于浓厚的投机色彩。这正是令我们担忧的。■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