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香港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已具基本条件

2006年08月11日 22:39 来源于 caijing

长期而言,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取决于内地对香港谋求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认可程度和支持力度,以及香港债券市场的可容纳数量
  
  近年来,香港一直在谋求扩大其人民币业务,争取成为亚洲的发债中心和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巩固和提升其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发展香港人民币业务的策略方向主要有三:一是将香港银行的人民币资产和负债多元化,二是考虑为两地的贸易提供相关的人民币银行服务,三是在港建立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机制。
  自2003年11月开始至今,在港人民币经营的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最初开放香港银行在港对个人开办包括存款、兑换、汇款和信用卡在内的人民币业务,到放宽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调高人民币兑换额和汇款额的上限,取消发行人民币卡的最高授信限额等,进展很快。但这些均局限在人民币资产和负债的多元化领域,其他两个方面尚未形成突破。
  情况在发生变化。2006年6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对非洲国家乌干达进行访问期间表示,中国政府将批准香港银行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随后的6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出席“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时正式宣布,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扩大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范围,包括让大陆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试点,允许香港进口商以人民币支付从内地直接贸易进口等项目。这表明,除了为两地贸易提供人民币银行服务外,在港建立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机制,也前景可期。
  在笔者看来,对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给予密切关注,它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大势所趋。同时,对于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必须予以重视。另外,从亚洲债券市场合作的角度看,香港债券市场尤其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推进,意义也非常重大。
  香港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虽有不足,但应该说具备基本条件。
  首先是市场基础。香港债券市场近年来已有相当改进,发展的空间较大。截止2006年3月份,香港港元债务存量为6839.74亿港元,是1991年的14倍,占GDP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3%增加到48%。2005年,香港全部债券发行量为4000亿港元,其中,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以外的新发行港元债务工具,为1873.37亿港元,占同期香港股市5435亿港元集资总额的比重为30%,与2004年的1708.37亿港元比,增幅9.6%。考虑到因财政状况改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5年并未发行新的政府债券,以此来看,当年非政府债券的增幅还是相当大的。
  香港外汇基金票据与债券交易相当活跃,2005年全年成交金额6.5万亿港元,换手率高达5100%。
  就投资需求而言,目前在香港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数量还不大,且只可存放在清算行。截止2006年5月底,香港清算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清算账户余额为227亿元,内地银行卡在香港使用的清算金额146亿元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存款回报率不足1%。
  虽然如此,随着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及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一方面会提高人民币资金的回报率,同时也会促使香港银行提高利率,以吸收人民币存款,从而令人民币存款增加。另外,在港人民币很多并未存放在银行体系,大部分仍然处于地下流通状态;粗略估计,地下流通的人民币大约为存放于银行体系人民币的10倍左右。这说明在港人民币的开发仍有较大潜力。
  而在与内地企业的联系方面,截至2006年初,已有超过20家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债币债券,共筹集资金超过650亿港元。
  香港和内地在债券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早有合作。2004年4月,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与内地中央债券簿记系统的联网工作就得以完成,内地经批准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将可以通过跨越两个系统的联网直接持有及买卖CMU债务工具(包括外汇基金票据/债券、法定机构债券、私营机构债券等)。借助此业经联网的系统,也会为内地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其二级市场交易,提供直接的帮助。
  虽然前景可期,但短期看,因当前内地正在为经济降温,此时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促使资金回流内地,似与宏观调控的大方向相悖。长期而言,也取决于内地对香港谋求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认可程度和支持力度,以及香港债券市场的可容纳数量。综合判断,我们还不能期待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很快就会有大规模的发展。但万事开头难。在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可以先迈出第一步,这是至关重要的。■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