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朝鲜半岛核问题与六方会谈前景展望

2005年03月11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的外交努力仍然拥有一个较为乐观的前景

一、朝鲜半岛核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日、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长期冷战等使大国卷入了严重的双边和多边军事对峙和冲突。因此,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对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安定和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根本上讲,目前出现的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美之间长期淤积且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不仅阻碍着朝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严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
  二战结束后,朝鲜战争中的生死拼杀和长期冷战中的针锋相对已经使朝、美之间的互不信任和敌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虽然在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的缓和,但是,长期存在于朝鲜半岛的冷战状态和紧张局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和与改善。相反,朝鲜的国际生存环境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发展倾向。特别是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和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化日渐明显的背景下,朝鲜又遭受了严重的粮食和能源短缺以及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逝世等经济和政治困难,开始面临来自内政外交两方面的空前巨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外部生存环境,消除主要来自美国的安全威胁,并逐渐摆脱外交上的弱小地位,朝鲜作出了加速推进核计划的战略选择。在朝鲜看来,只有拥有“核威慑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对外交涉能力,保障朝鲜社会主义体制的长期生存和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朝美两国围绕朝鲜核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政治斗争。1994年10月,两国经过谈判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承诺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前为朝鲜建造两千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并在轻水反应堆建成前向朝鲜每年提供50万吨重油。然而,朝美两国虽签订了《框架协议》,但由于双方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协议事实上并未得到双方全面认真的履行。
  “9·11”后,美国强调以“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并明确将朝鲜与伊拉克和伊朗并列为“邪恶轴心”,在外交上对朝实行更加强硬的“不谈判、不妥协”的方针政策。虽然布什政府并未公开主张美国将以推翻朝鲜现政权为其政策目标,但布什总统曾明确表示,他不喜欢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美国国内舆论也多认为,从长远看,对朝鲜进行体制演变符合美国的全球和地区战略利益,应将其作为美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
  在朝鲜看来,美国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强硬态度,从根本上威胁着朝鲜国家的“最高利益”。为了抗衡主要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和安全挑战,朝鲜认为加快核计划的发展步伐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对应战略。朝鲜希望以独立开发和拥有核武器或武器级核材料来抗衡美国的威胁,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并据此迫使美国放弃“敌视”和“扼杀”朝鲜的方针,同时争取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向朝鲜提供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也就是说,朝鲜追求的独立自主的核安全战略同时包含着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同时实现这两大目标对朝鲜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另外,在外交战略层面上,朝鲜采取了“以超强硬对强硬”和“边缘外交”的战略,反击布什政府对朝“不谈判、不妥协”的强硬政策。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核问题上的朝美对峙是一种涉及国家生存发展基本战略层面上的对抗,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因而很难想象朝核问题会经过几轮六方会谈就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