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稳市举措之外,还应通过宏观政策对冲需求冲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中国通胀水平低,无论是通过财政还是货币政策扩大内需,都不至于像美国那样担心通胀风险。
张斌在4月8日接受财新采访中做出如上表述。4月8日-9日,中国已经推出多项稳定资产市场的举措,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出手、上市企业增持回购股票,人民银行也表态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张斌认为,对于美国对等关税举措,“现在市场上估计对中国2025年GDP的拖累在1-2个百分点,这尚未考虑最新加征的50%。面对如此规模的需求冲击,稳市举措之外还应依靠宏观政策来对冲对经济的影响。
相较消费品以旧换新、生育补贴,通过保障房、医院等偏向民生服务的公共投资来对冲高关税影响效果更好
为什么还不投资人呢?生育补贴确实能刺激消费的。按照国人的习惯宁愿自家小孩用好的,生一个人出来这消费是铁定少不了的。
我们不是缺医院,我们是缺更多好的医生。国家需要培训更多的好医生,通过财政端而不是病人的医药费来提高医生的收入。
张斌提的投资方向大多是具有巨大寻租空间的项目。
有生育大家对房地产才有信心,单纯降首付降息对稳房地产用处都不大
不接地气。医院已经过剩了,而且高额硬件投资一定会导致越建越看不起病。保障房保障谁用的?
我看不如直接发钱
中国不适合保障房,因为不同地域房价差异太大,不像新加坡,而且保障房最终会到中产阶级手里而不是穷人。
保障房、医院等偏向民生服务的公共投资
就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