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jx0LU3Ao](https://a.caixin.com/jx0LU3Ao)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在三季度经济复苏超预期、各方预计宏观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下降之际,中国决定在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为历史上少见。增发国债出于哪些考虑?资金投向上有何优先顺序?
国新办10月25日举行的“增加发行国债 支持灾后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工作有关情况”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相关问题作出详解。
此前一日闭幕的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明确中央财政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发国债投向何处
对于各方关心增发国债是否作为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城市排水防洪能力提升行动",北京部分区域已经开始挖下水道了,换了新型的排水井入口,新基建又来了。
增发国债的资金用途概括为八大领域,分别是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以海河和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排涝能力建设等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洪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数字人民币的优秀使用场景
用于灾后重建?换个名字还是基础建设。
救灾防灾相关,这个恐怕又成了糊涂账
虽然投向与民生有关,但感觉还是属于基础设施投资,跟直接用于民生和中低收入社会保障还不是一回事
披着民生刺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