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丁捷 吴红毓然)2018年末加速拯救民企的“几家抬”政策出炉至今,效果究竟如何?又应注意哪些问题?
3月27日上午,在博鳌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回答财新记者现场提问时称,目前北京市纾困基金所救助的几家企业,都已经摆脱了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刻,现在已经进入了企业管理自身财务风险、管理自身竞争能力,以谋求进一步发展的窗口期。不过,殷勇并未明确,纾困基金是否已经退出了这些企业。
从2018年二季度起,全社会信用收缩明显,在金融、环保、法治等多个政策共振下,民企阵痛感明显。此事反映在金融领域,多体现为民企在股权质押和债券市场的踩踏式下跌甚至违约。(见《财新周刊》2018年第43期《创造信用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