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中国的三次通胀经历及其市场反应

2011年05月26日 17:30 来源于 财新网
中短期内市场仍有下跌压力,市场似乎仍未充分消化经济增速放缓风险

  【财新网】(专栏作家 吴海锋)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出现过三次消费物价指数(CPI)超过3%的情况。第一次是在2003年11月到2004年10月间(峰值2004年7月-8月)。第二次是在2007年3月到2008年10月(峰值2008年2月)。最近一次消费物价指数突破3%在去年5月,6月份短暂地回落至3%以下后,又一路向上至今。

  纵观这三次通胀,成因不尽相同。

  2003年至2004年那一次有以下特征:通胀主要是中国国内的现象;流动性非常强,M2增长连续7个月超过20%,增幅仅次于金融危机后2009年的情形;经济过热主要由大量投资造成。在那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甚至高于2009年4万亿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增速;大量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在调控后随之又导致物价很快下跌;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得投资驱动的过热很快得到抑制。基于上述的成因及政策反应,这一周期的通胀在一次加息后(2004年10月)很快下降,同时经济增长在这之后的若干年继续加速。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