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宏观调控出现松动迹象

2008年08月04日 22:22 来源于 caijing
8月4日的几则新闻,为宏观调控是将继续缩紧还是有所放松,提供了一丝线索

  在“保增长”与“治通胀”的跷跷板上,中央决策层正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
  四天后即将开幕的奥运会,并没有减弱人们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关注。宏观调控,是会继续缩紧还是有所放松?8月4日的三则新闻,给这个猜测添了一丝线索。
  首先,是《人民日报》发表对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的专访,其中对宏观政策走向的回答颇为清晰。
  刘鹤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已基本到位,没必要再加大调控力度”;至于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到的对政策的“适时微调”,他指出应在信贷、退税和价格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同日见报的另两条新闻则恰似对此言论的注脚。
  一是《华尔街日报》援引某国有商业银行相关人士的话,称已接到央行通知,商业银行2008年新增信贷额度将上调5%,新增部分将主要用于支持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
  二是《广州日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与会的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了一系列扶助中小企业的措施,包括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在税法上扩大享有税收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对中小企业担保金、科技创新进行补贴等。
  结合上周三(7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至13%的消息,刘鹤所指“微调”方面三已有二,或许下一步价格方面的调整不日将至。

政策松口
  “察颜观色”,可知宏观调控,早已一改先前强调紧缩的口风。7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之前“三防”(防通胀、防过热、防经济滑坡)的政策要点,已悄然变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言下之意,“防通胀”的重要性部分让渡给了“保增长”。
  原本,在2008年上半年通胀率高出4.8%的政策目标3.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政府不应对通胀手软。但政府近来出现的“微调”迹象,反映出的,正是决策者担忧经济前景的复杂心情。
  低竞争力的小企业,随着粗放型、低附加值的产业被淘汰而退出,是一个无争议的共识;产业调整、结构升级,此口号的提出亦有一定年头。紧缩调控之际,某种程度上正是市场筛选竞争力强企业、促进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契机。
  但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及后续的全球经济放缓,也许是一场决策层未曾料到的“锋面雨”。外部需求疲弱,在“改革的阵痛”上又撒了一把盐。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的中小企业,着实遭遇了“内外皆冷”的一场严冬。
  据《广州日报》报道,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在上述论坛上发布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仅为30%,较去年同期减少15个百分点;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劳动密集型的典型产业纺织业中小企业倒闭1万多家。
  这种听起来有些“哀鸿遍野”的状况,引起了决策层的担忧。毕竟,中小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牵涉了大量就业,绝不可掉以轻心。
  6月以来,国家领导人、多部委密集调研浙粤等地中小企业;此间反映中小企业“困难”的报道屡见报端,回调去年降低了的纺织产品出口退税、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等传言亦沸沸扬扬……市场翘首观望,宏观调控是否会“网开一面”,有所放松?

意见不一
  有的学者认为,通胀预期已有所减弱,实体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增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可考虑适度放松,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即执此观点。他认为应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某些学者态度则相对强硬,认为通货膨胀不可姑息,紧缩政策不可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在7月27日“CCER中国经济观察”会上就对松动货币政策明确表示反对,称“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的形势下,没有理由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亦在“挺紧缩”一方。他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源于外部需求疲软与金融改革落后,属微观层面,不能作为放松宏观调控的理由。中央政府需顶住压力,严控通胀,坚持紧缩。
  目前看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正是决策层关注的重点。
  刘鹤在上述访谈中表示,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改变信贷政策一缩紧往往只能紧掉中小企业——这种国内金融体制相对僵化、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并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引导大企业更多地进行直接融资,从而为中小企业腾出更多资金空间。
  《广州日报》报道亦称,发改委已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管细则,包括积极推进小额贷款业务、建议各大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等,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长比例达到全国商业贷款平均增长比例。
  7月中旬,浙江省政府已开始在全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有意引入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不过,在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是否因为顾虑中小企业的转型痛楚,就对宏观调控改弦更张,也有不同的观点。
  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进入了周期性与结构性双重调整的时期,此过程必然是痛苦的,许多企业都将倒闭。虽然倒闭在短期内会降低就业率,但会为更多高效企业提供生存空间。中国应顺应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