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上半年,难以遏制的房价增速,使深圳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焦点。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房售价调查结果,今年1-5月,深圳市各月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10.2%、9.9%、10.7%、11.3%、12.3%,涨幅均居70个大中城市前列。按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编制的《深房指数报告》,今年上半年,深房均价环比2006年第季度增幅20%。而在市场上,人们相信这半年的房价增幅已达50%,房屋均价突破1.5万元。
房价增速已远高于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成为深圳当前最为突出的民生问题。
房价上涨推动力
政府官员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地根紧缩、消费需求增长,是深圳房价持续高涨的刚性因素。在土地供应上,深圳的确受限于极其缺乏的土地资源。
自2002年以来,国家土地管理政策进一步严格,本地土地资源也更加紧缺,深圳每年可用于住房建设的土地一直限制在1-2平方公里,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难以满足每年新增900万平方米左右的基本住房需求,致使当前住房开发投资、住房在建与新建规模、住房批准预售规模持续减少,住房供应持续趋紧。
但土地供应紧张绝非近期出现的新情况,在深圳,这种局面已存在多年,市场早有预期,很难解释当下房价爆发性上涨。
国泰君安房地产分析师张宇认为,土地供给匮乏的问题,更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大城市的发展必然向外围地区辐射。近两年来,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区域,由关内转向关外。《深房指数报告》表明,土地供应相对宽裕的关外,房价增长更为迅猛。
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很难为爆发性的房价增长作注解。一般认为,深圳经济繁荣,特别是存在大量金融机构和大企业,拥有大量的高消费能力人群;加之深圳作为新兴移民城市,移民对置业的需求旺盛。
但是,目前深圳800多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仅180多万。暂住人口中,逾半是在关外工厂的打工者,这部分人口在深圳置业的需求几乎为零。如果简单以50%的人口计算居住消费需求,则很难创造出每年新增900万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需求。
同时,政府还在投入大量资源,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房地产分析师江征雁指出:“这部分人的购买力不足,本身就不是市场购房者的主力部队。”他们的住房需求对价格的推动力也可以扣除。
事实上,当前深圳房地产的投资性因素已超越消费性因素,这是导致当地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种“可交易的人民币资产”,在如今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国内的投资渠道偏少,房地产吸引大量资金流入,投资性购房需求持续旺盛。这种现象已经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多时,尤以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这几个一线城市为代表。
申银万国相关研究机构对深圳住房每年的销量观测表明,自2005年开始,深圳住房销售量大幅增加,增量约在2倍以上。“这不是一个基本面能因素能够解释的,”江征雁指出,近两年,深圳房价大涨的背后推手就是投资需求;从楼盘销售现场获得的信息也证实,50%的购房者是以投资为目的。
在深圳,房产投资需求旺盛并不难理解。深圳自身便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重地,其房地产的投资价值还为香港因素影响。因深港往来日益密切、交通日益便捷,市场对于深港一体化的预期加强。适逢今年香港回归十周年,西部通道修成通车,这一影响更从深圳蛇口蔓延开来。
官方也相信,两地房价的落差导致大量港人来深置业投资,从而抬高了房价。7月10日,深圳市国土房产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要求境外及港澳机构和居民以自住自用为目的限购一套住房。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人民币存在显著的升值压力,境外机构、个人购买深圳房产可以在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上获得双重收益。
证券市场财富效应也可能助长了深圳的房价增长。国内证券市场流通市值由2005年初的1万亿元增至目前的5万亿元以上。有分析报告估算,20%的股市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就将会带动房价格上涨50%。这种资金在不同资产中配置的行为,在经济和金融业发达的深圳,尤其容易变成现实。
危机及启示
一旦房价以投资需求为主要推动力,难免危机四伏。投资需求并不如居住需求稳定,如果政策或外力改变投资者对盈利的预期,就可能出现抛售或减少投资的现象。“供需关系的转变,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张宇说。
自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2007年年初,又出台了土地增值税政策;同时收缩银根、地根,包括提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执行挂、招、拍等土地供应政策。
在调控层面上,深圳对中央亦步亦趋,并无懈怠。思路以通过行政手段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增加基本住房供给为主,并落实2006年的“90/70”政策。2007年年初,还规定近期选定拟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中,安排建设占住宅建筑总面积15%的政策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这15%的政策性住房由开发商建设、装修完后,无偿移交给深圳市国土房产局,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通过上述供给层面的调控措施,政府期望提高商品房套数,并确保政策保障型住房供应。但在张宇看来,面对一个投机严重的房地产市场,这些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那么有的放矢”,因为市场投机缘于投资获利空间巨大,如果未能在保有和流转领域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调控,压缩获利空间,并切实做到“面向中低收入者”的话,这种供应结构的调整并不能有效抑制房价增长。
在调节投资需求方面,不少政策也很难落实到位。类似限制购房数量、增加投资性交易税费的政策,以当前的执法条件,“要区分什么是第二套住房,什么是投资性住房,并不容易。”江征雁说。
房地产的商品和投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需求的双重性。投机者以“可交易的人民币资产” 性质看待房地产,在宏观调控政策层出不穷之时,市场却并未感受到强有力的执行。调控效果不佳,或与此有关。
尽管目前还很难看到逆转之势,但可预期的是,如果政府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配套措施及其执行力度,主要由投资性消费拱托资产价格的深圳房地产市场,其抵御调控的能力会比其他市场弱,而这最终可能使当地经济遭受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