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 > 要闻 > 正文

寻找流动性“泄洪口”

2007年06月26日 15:18 来源于 caijing
近期调控遵循两条主线,其一是扩大债市容量,其二是通过调节出口退税率,来控制顺差增长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上周,宏观政策又接连出台。债市扩容、供给加大,国家外汇储备开始“走出去”,监管层一方面加快了外汇投资公司筹建步伐,另一方面也加快了QDII的进程。种种举措,主要目的是妥善利用当前外汇储备,更为了给当前泛滥的流动性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组合”调控
  ——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试行办法全面划定了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以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QDII)身份投资海外市场的操作规范,该试行办法将于7月5日起实施。
  ——6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招标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央票,其中标利率上行6个基点(bp)至3.49%。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或将带动债市整体收益率水平上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曲线开始抬头,加息气氛开始笼罩债市。虽然受远洋控股首发资金解冻影响,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交易7天和14天品种的回购利率骤然走低,但长期品种的收益率抬头趋势并未到影响。
  ——本周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将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提案。新发行的特别国债筹集的资金将作为外汇投资公司的启动资金。据悉,特别国债的发行预计为期限七年左右的中期国债,总发行额大致为2000亿-2500亿美元。这一消息,成为外汇投资公司即将启航的重要佐证。
  按照发行额为2500亿美元的规模来计算,特别国债可以对冲的流动性大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从年初至今,央行累计发行票据不过2.5万亿元左右。单就发行特种国债一项,大概就可以实现近半年的央行票据所能产生的“消化”作用。虽然特别国债发行的额度、方式还未最终敲定,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将会是宏观紧缩调控政策中浓重的一笔。
  债市方面,其他重要政策变动还包括公司债发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在定价、担保、利率、发行程序方面,均较企业债有较大突破。公司债的推出,不仅可以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也将为目前规模较小的债券市场增添庞大的新生力量。
  ——另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底,中国持有4140亿美元美国国债,较之3月,共计减持58亿美元。市场一度传闻,中国减持美元国债的一个原因就是为外汇投资公司募集“弹药”。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美国加息预期加大,而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仍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在这种情况下,小幅度减持美国国债就显得顺理成章。而多元化储备的既定外汇管理策略也使这种减持具有了顺应政策潮流的特征。
  ——在对当前外汇储备的处理问题上,决策层开始试图使用“开流截源”的方式来操作,从“只进不出”到“有进有出”。6月中旬,财政部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此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此次政策调整目的有二:其一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通过税率调节,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其二是希望通过退税政策的调整,有效缓解日益扩张的贸易顺差和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摩擦问题。
  在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的今天,第二个目的就有了深层次的含义。有人士认为,取消或调低出口退税率会减缓出口增速,从而降低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增长也会随之减缓。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效果相当于人民币升值;如果中国政府选择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用非汇率的手段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有助于打消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及相关指数库。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