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财政部通报八起隐债问责案例 涉新增隐债和化债不实

文|财新 程思炜
2023年11月06日 17:44
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要求国企垫资建设、通过国企举债融资、违规要求代理银行垫付资金且长期未清算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一些地区以国企为主体融资借新还旧并作为化债处理,造成化债不实;另有两起银行参与新增隐债被问责的案例
news 原图 11月6日,财政部通报八起2022年以来查处的新增隐债和化债不实的典型案例。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一揽子化债措施逐步落地的同时,财政部等部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保持高压监管态势。11月6日,财政部通报八起2022年以来查处的新增隐债和化债不实的典型案例。

  八起隐性债务典型案例中,涉及地方政府要求国企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新增隐性债务、要求代理银行垫付资金且长期未清算新增隐性债务、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融资借新还旧并作为化债处理造成化债不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融资及相关服务新增隐性债务等情形。

责任编辑:于海荣 |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