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称,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广东省外贸规模连续八个季度正增长,占全国比重达20.9%,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
截至2025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4.6%,较2020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
按往年走势,7月后青年失业率或走高;6月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0%
6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显著改善,仍低于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前的一季度各月水平;粗钢、水泥产量持续下降,或表明房地产、基建仍疲弱,“新三样”产品增速高位略有回落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汽车制造业等“内卷式”竞争压力较大的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且下降幅度较大
整治违规吃喝拖累餐饮收入;尽管部分地区国补暂停,以旧换新相关产品仍保持较高增速,汽车类消费提速
国家统计局称,扣除价格因素,上半年投资实际增长5.3%,高于2024年全年,投资增速基本平稳,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再度下降
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但名义GDP增速仍然偏低,或表明需求和价格水平仍低迷
尽管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速高于一季度;海关总署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中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021年—2024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其中消费和投资贡献率分别为56.2%和30.2%;国家发改委称,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不能过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6月CPI同比上涨0.1%,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的影响,核心CPI同比增速加快至0.7%;内需定价的商品价格下降,PPI同比连续两个月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
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出口仍有一定韧性,“两新”政策推动二季度生产、消费偏强,但月度间存在波动,6月主要指标增速或回落
食品价格偏弱,非食品价格改善,CPI同比或有小幅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PPI环比、同比边际改善
尽管各层级消费能力和特点存在差异,但“质价比回归”已成为跨阶层的消费共识
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下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对总指数贡献最大;新经济行业入职平均工资水平溢价水平下降
外国投资者在收回投资时不满五年的,不能享受此次税收抵免政策;被投资企业从事产业应在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范围内
制造业生产加速扩张,需求回暖,企业采购意愿和价格水平边际改善,但就业承压;由于节日效应消退,服务业景气度在扩张区间微降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累计增速1.7个百分点;5月末应收账款回收期同比、环比均拉长
在税制改革方面,2024年以来财政部加强消费税、地方附加税、环境保护税等税制改革研究;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要分品目、分步骤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加快地方附加税改革进程
更加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的原则,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设备更新1730亿元资金已经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剩余270亿元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