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宏观调控政策时,要抛开就财政论财政,就货币论货币的倾向,也许,那些介于财政和货币之间的宏观调控工具会成为今年的一个亮点
宁可增长速度下来一些,也要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使经济更加稳健,增长质量更高,发展前景更可持续
货币政策预测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股票市场,近期内地股市大涨可能延缓宽松货币政策推出的时间
传统产业的去库存化、去产能化需要一个过程,新生动力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全社会对于股市抱有太高的期望,仿佛只有通过股市才能催生中国版本的“新经济”,但这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有效的政策应对,不仅应该着眼于“去杠杆”、“去产能”,而且应设法扭转实体经济信心不足的“负面预期”
一季度GDP增速已接近年初设定的7%左右的目标下限,稳增长可能在宏观政策中上升到更突出的位置:货币政策、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公共支出的收缩有望得到缓解,“一带一路”等战略或带动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
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