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博鳌亚洲论坛2016

朱民:亚洲银行业加杠杆需加强监管

2016年03月23日 21:02
T中
IMF副总裁朱民指出,银行大幅加杠杆意味着债务负担加重,中国企业债近年来增长迅速,意味着企业利息备付率在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财新网】(记者 林金冰)IMF副总裁朱民今日(3月23日)在博鳌论坛中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亚洲银行业资产增长迅猛,与美国银行业大规模去杠杆逆势而行。他建议,亚洲各国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加强监管,以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这也是亚洲金融当下面临的挑战。

  朱民在会上作主题演讲时,阐述了金融危机以来亚洲金融市场的新特征及挑战。

  首先,朱民以美国为例,介绍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去杠杆态势:2002年,美国经济总杠杆率(债务总额占GDP比重)高达509%,到2014年已降至456%。其中,银行业杠杆率降幅明显,从221%降至109%,几近“腰斩”,原因在于银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相形之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杠杆率都有小幅升高,二者分别升约35、24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近年来美国金融业整体是在去杠杆,主要体现为银行部门杠杆率下降,但另一面股债杠杆率呈双升态势——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业最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与美国走势不同,除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外的亚洲市场——亚洲新兴市场的总杠杆率,从2002年的216%骤升至2014年的328%,增幅与2002年GDP规模相当,加杠杆态势迅猛。此12年间,银行业、股市、债市三者杠杆率全面增长,增幅分别达61、34、16个百分点。

  前述对比意味着,亚洲金融在金融危机之后有了长足发展,但潜在风险也随之上升。其中,银行大幅加杠杆意味着债务负担加重。以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为例,各类债券中企业债规模大、增长快。由此而生的问题是,企业收入覆盖利息的水平亦即利息备付率(InterestCoverage Ratio,简称ICR)是在不断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由此,朱民建议,亚洲各国应在需要降杠杆的地方降杠杆,同时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加强监管。

  据其介绍,亚洲金融市场的其他特征包括:外资大量流入引发汇率波动,而且各国货币升贬不一;资本流动规模加大,导致亚洲市场与全球市场关联度加强,发达市场对亚洲市场的溢出效应明显增强。2015年,亚洲市场资本流入约18万亿美元、流出约22万亿美元,净流出4.8万亿美元。

  朱民亦提及,亚洲金融面临老龄化、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劳动生产率水平下降等数重挑战。他建议,亚洲各国决策者需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工具。

  至于亚洲经济增长预测,博鳌论坛发布的“2016亚洲经济前瞻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亚洲整体增长乏力迹象已非常明显,2016年增速料将明显放缓。

  对这一预判,朱民表示不完全赞同。在他看来,2016年亚洲特别是新兴市场增长势头依然强劲,预估全年增速6.5%,略低于上年的6.6%。在全球经济疲软环境下,这是难得的亮点。■

首页经济金融公司政经世界观点文化博客图片《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视频English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取消
发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