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论坛综述:信息化与经济转型

2015年03月23日 16:23
T中
雷夫·约翰森表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行业的思维,大数据影响了世界,对预测经济、预估现实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影响,改变了商业经营的方式,以及社会整个运作的方式

  【财新网】(记者 郭琼)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于2015年3月21-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3月21日下午举行的“信息化与经济转型”分论坛上,爱立信集团董事长雷夫·约翰森担任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烈宏,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新浪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长曹国伟,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

  雷夫·约翰森表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行业的思维,大数据影响了世界,对预测经济、预估现实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影响,改变了商业经营的方式,以及社会整个运作的方式。

  隆国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信息化给经济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从新技术革命广度、深度上看,信息化的影响最大。第二,信息化不仅仅是发生在新经济领域,更重要的是要加深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工业4.0就是用信息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技术和思维来改造传统产业。第三,用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需要做很多实事。需要有信息化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化各种制度改革。

  刘烈宏指出,互联网+不仅改变传统行业,也在深刻改变信息产业本身。信息产业面临三个重要挑战:第一,规模化与定制化的矛盾,及企业如何在低毛利率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规模经济和定制化的用户服务。他举例称,智能手机产业以超越用户预期为目标,而为超低价格买单的是那些集成电路、新兴平板显示的企业,这两个行业从过去的超高毛利率掉到了低毛利率,如何在新的挑战下支撑技术升级?第二,大与小的矛盾,即在产业链垂直整合、商业模式重大变化的过程中,大企业和小企业哪个更能抢占先机。比如智能电视成为新的互联网入口,新的玩家靠增值服务赚钱,这对传统电视机厂商、硬件厂商形成了巨大挑战。第三,吃独食和共分享的矛盾,即如何从产品供应商向平台生态圈领军企业的转变。他认为,要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应用趋势下,推动自身业务转型,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他注意到“互联网+”的倡议在中国引起了非常强的关注。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生态系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的无线产业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已经全球化。他预见,到201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LTE连接都会在中国。他表态,高通在考虑如何采用独一无二的技术来驱动中国这方面的发展。对下一步的中国战略,高通强调继续推动和中国业界的合作,特别是手机行业,还有移动互联、医疗、自动化、汽车等领域。

  曹国伟诠释了自己对“互联网+”战略的理解,认为其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就像当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的升级版。他认为,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在第一个10年里,看到互联网行业跟传统行业共同生存、和平相处,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的经济,比如门户网站、互联网游戏;而到了第二个十年,我们看到互联网在逐渐改变、甚至于颠覆很多传统行业。

  曹国伟指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和颠覆有四个阶段,首先是利用互联网营销,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四是互联网开始全面深入、改变、颠覆各个产业领域。

  曹国伟认为,有效实施“互联网+”战略,政府应首先建好包括网络、数据和标准接口等基础设施。现在中国很多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的接口都没有标准,连接不起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物联网很难发展起来。此外,还包括知识产权、创新环境等其他问题。

  冯飞认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很大,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是8.3%,全部工业增速是7%,工业领域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低于13%,这是多年少见的现象。从工业的结构性矛盾来看,一方面确实存在着产能的全面性的过剩,很多企业说“现在看不到投资的方向”。但另一个方面,也观察到很多需求方面的变化,就是消费结构的升级,由过去新消费领域的横向拓展为特征,现在转到以既有消费领域的纵向升级为主,高端个性化的需求开始大量的出现。

  冯飞举例称,去年中国游客海外购物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人民币,说明中国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有脱节,特别是供给结构还有不适应消费结构纵向升级的特征。他认为,“互联网+”和工业制造业领域的结合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中国现在正在研究制定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结合。

  关于什么是互联网和制造技术结合的制高点和重点?冯飞认为,可以聚焦智能制造作为互联网和工业制造业结合的突破口。智能制造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个性化定制时代到来,供给侧的变化需要适应需求侧的变化和增长,为制造企业开辟新的天地。二是通过系统的优化,来提高制造企业运行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三是促进新业态的形成,特别是制造业的服务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平台化的趋势等;四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首页经济金融公司政经世界观点文化博客图片《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视频English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取消
发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