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综述: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
【财新网】(记者 邢昀)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于2015年3月21-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3月21日上午举行的分组会(II)会场二讨论的题目是“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主持人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与会嘉宾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全球经济研究院主席鲁里埃尔•鲁比尼,以及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山姆•威尔士。
刘世锦表示,展望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重点在于攀登效率高地,必须全面持续提高要素生产率。
关于2015年中国经济,他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有所下降,但是通过努力全年仍有条件争取7%左右的增长。2015年CPI增速在1.8%,固定资产投资在14%左右,财政赤字率是2.4%,M2是12%,新增城市就业岗位将会有1200万人。
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和趋势。一个基本判断是,今明两年很可能是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触底期。应该采取缓冲性的宏观政策和效率导向的改革措施,力争平稳实现转型再平衡。也就是“转型再平衡”。
他强调,未来十年住房方面总体上是下降的趋势,大概到了2020年左右,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基础设施实物量增速会放缓。外需的增长还有一定的空间。人力资本大概在2023年、2024年左右才会达到峰值。全要素生产率(TFP)在过去1978年到2013年,增长是达到3.6%。但是根据国际经验,结合近期发生的重大变化,并且考虑到TFP有一定顺周期的特性。预计2015年到2024年中国TFP增速是在2%左右。
他介绍到,未来十年经济平均增速将会达到6.2%左右,这比去年的预测略微调低了一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将继续升级,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来会上升到60%左右。
刘世锦强调,未来更重要的是创新,而中国现在也有三个有利条件,一个是互联网正在对实体经济进行改造,同时,严重过剩的行业正在洗牌。另外,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新的商业模式有推广的条件。而绿色发展也是创新型增长重要的领域或战场。
关于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刘世锦表示,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投资,房地产投资预计会降到8%左右,如果政策支持力度尚可,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
安思杰表示,中国过去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之后增速会放缓。他从三个数字对中国未来经济前景做了分析。
221:221是中国大中城市的数量,这些城市在2015年的人口超过800万,也就是城市化会继续打造庞大的基础设施需求。750万:这是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的人数,这些人才是明天财富的创造者。4400亿:这是中国消费者在网上的购物花费,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这是中国经济再平衡、再调整过程中取得的进展,而政策改革也将有效支持增长。改革措施必须继续坚持,才能够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而金融部门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金融所起的中介作用,是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史蒂芬•罗奇表示,中国的新常态实际上可以称之为“下一个中国”,首先是由消费者引导,以服务为导向的。而随着经济从制造业出口和投资转向服务和消费,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增长率都会下降。改革举措的落实至关重要。
他表示,现在实现经济新常态过程只是刚刚开始,转型刚刚起步。转型是非常复杂的,在落实的过程中应对旧体制的惯性方面会遇到巨大压力。现在就认为已经完成进入新常态这一过渡,还为时过早。
鲁里埃尔•鲁比尼表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今年中国政府下调增速目标,未来中国政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走出严峻的形势。虽然过去已经做了一些再平衡的工作,但是这种再平衡还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依靠投资保证了过去几年较高的经济增速。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很多金融部门出现大量呆账坏账,实际中有很多无效投资,如果继续依靠投资,经济将会有硬着陆的风险。
他强调,对中国来说,再平衡必须通过改革实现,促进消费的增长,虽然这种改革速度比较慢。今后,对增长质量的思考比对增长数量的考量更重要,需要进一步思考经济增速。要重视增长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山姆•威尔士表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力拓40%的收入来自中国,中国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支持力拓的发展。虽然经济结构的变化要经历阵痛,但这是必须的,如果不经历这样的变化,后续的困难更多,会有不稳定的风险。
过去中国的成功也让很多发达国家忽略自身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放缓也提醒发达国家要审视自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很多声音认为这很不乐观,他强调,毕竟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即使是6%的增长,其所带来的增量和经济活动还是很巨大的。
与会嘉宾均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增速将持续放缓,必须通过改革实现经济再平衡。■
| 网页版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